創新不分規模大小,只要有思路,發揮,能夠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就行。去年年底在《印刷經理人》雜志推出的“創新十強榜”在業內贏得好評,這不光是榜單順應了轉型升級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,為企業樹立了活生生的榜樣,更因為與百強榜以實力為前提不同。
正如榜單前言所說:“這是一批有激情的企業,這里有一批有激情的企業家,他們在用自己的力量,注釋著印刷業可能的未來。”
榜單推出固然是件好事,但更關鍵的是印刷界的所有企業家要以上榜企業為樣板,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,結合企業自身特點,找到下一步的發展方向。
上榜企業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跳出印刷做印刷,與最新科技成果相結合。無論是北京的“景華”、福建的“艾派”、還是上海的“四維”……他們都已經走出單純提供加工服務的傳統,主動地與互聯網結合、與創意設計結合、與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結合。這告訴我們,印刷人需要“承前”,不能“忘祖”,但更重要的是與時俱進,做到“啟后”。唯如此,企業才有生命力。時至今日,如果印刷企業依然把自己定位于加工生產,還只是在質量、價格、周期、服務上做文章,可能“路就會越走越窄”(雅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語),直至最終被市場淘汰。
上榜企業還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他們都在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道路。論規模,這些上榜企業在業內可能并不靠前,但他們對自己企業的塑造絕對走在同行的前列,而且都走得頗為順暢。以“柯創”為例,百年前創建的中華書局與商務印書館走的都是編印發一體化道路,建國以后這三者被人為地分割了。可是,以印刷起家的“柯創”,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,選擇兒童讀物重又走上了自主編輯、自我印刷、自辦發行的道路,而且從紙質圖書開始去年又走進了兒童音像讀物世界。“金匯通”與“中榮”似乎是殊途同歸,他們都不滿足根據客戶的要求完成加工生產,走上了“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,幫助客戶增加終端賣場的銷售量”這樣一條嶄新的道路。按照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的說法,去年上海“金匯通”實現銷售額2.6億元,獲得利潤5800萬元,由創意設計帶來的“暴利”是傳統加工型企業不能奢望的。
這些上榜企業告訴我們,做一個有思想的企業家是企業具有生命力的關鍵。正如“景華印通”的郭建宏總經理所說,不搞二次創業,“生活也能過得去”,但“還是想一起做點事”,于是他和朱勇“兩人一起投資重組景華印通”,走上了“印刷也‘電商’”的新路。可以肯定地說,沒有事業心與責任心的領導絕對不會有這些企業今天的變革,一個沒有思想的領導也絕對找不到一條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道路。
中國要從印刷大國成為印刷強國,僅有10家創新企業是絕對不夠的。因此,印刷企業領導應該更多地關注這些上榜企業,學習他們不走尋常路的精神,學習他們敢于創新發展的精神,學習他們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工作的精神。印刷圈內有了更多的有思想的企業家,我們國家印刷業的發展速度一定可以更快一點。